農業部確定今年補貼機具質量監管重點工作
為加強農機質量監督管理,保障農機購置補貼政策順利實施,農業部辦公廳日前發出通知,確定了2013年補貼機具質量監管工作目標和工作。
農業部明確要求各地切實加大補貼機具質量監管力度,進一步健全農機質量監督管理體系,完善農機質量監督管理工作制度,營造重視農機質量監管工作的良好社會氛圍;力爭全年農機質量投訴舉報反饋率達到更好,重大農機質量投訴案件和上級督辦案件查處率達到1更好;農機產品的可靠性、適應性、進一步提升,農機生產、銷售企業的售后服務水平進一步提高,農機手對補貼機具質量滿意度進一步增加。
2013年補貼機具質量監督內容主要有五項:一是開展農機質量投訴監督。認真落實《農業機械質量投訴監督管理辦法》,加強農機質量投訴監督體系建設,完善工作制度,明確工作責任,公布縣級以上農機質量投訴監督機構信息。推進農機質量投訴信息管理系統應用,及時開展農機質量投訴情況分析和總結。遵循“屬地管理、首問負責、就近處理、無償服務”原則,及時受理和認真處理各類農機投訴!3·15”期間,組織開展農機質量投訴監督工作宣傳活動。二是開展農機質量保障督導。在重要農時季節和產品銷售旺季,組織開展補貼機具質量保障督導。督導內容主要包括企業生產條件、質量保證能力及執行情況、質量承諾的兌現情況、售后服務情況和補貼機具使用中存在的質量問題,對補貼機具質量狀況和企業是否具有持續生產出符合要求產品的能力做出評價。三是開展農機質量跟蹤調查。各。▍^、市)要按照《農業機械質量調查辦法》(農業部令第69號)的要求,根據實際情況,選擇本地區質量投訴情況較多的1—2個產品開展質量調查工作。調查結束后,及時進行質量調查分析,形成質量調查報告,組織有關企業就存在的問題進行整改,不斷提高產品質量和售后服務能力。四是加強農機標準體系建設。落實《農業機械化標準體系建設規劃(2010—2015)》要求,以農機安全操作規程和機具質量評價等為處理方向,加快農機化行業標準的制修訂工作,進一步健全和完善農機化標準體系。組織開展標準審定會和標準起草人員培訓班,提高標準制定工作質量。組織開展農機化標準的宣傳貫徹和監督實施工作。五是加強農機維修能力建設。貫徹落實《農業機械維修管理規定》,依法加強農機維修市場監督管理,進一步規范農機維修市場,提高維修企業服務能力。認真履行“農機維修技術合格證”審核發放職責,提高農機維修經營服務網點的持證率。推廣使用農機維修信息管理統計系統軟件,提高農機維修管理信息化水平。組織各地公布全國二級以上農機維修點名錄,推動農機維修網點布局優化。積極開展農機維修職業技能鑒定,大力推廣農機維修節能減排技術和維修服務標準合同。